开云视讯kaiyuntiyu

开云体育名老中医关于长寿健康的饮食观

2023-03-18 13:48: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人们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方法,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充,就能更有效地发挥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开云体育。

  我今已年逾八旬,尚能适量担任一部分医疗工作,平日无特殊锻炼方法,也不进参、芪、木耳等补益之品,只是不妄想,少忧虑,倦即睡,醒即起,即或偶有小恙,也很少服药,常以适合病情的食物作为治疗的药饵。

  归结长寿原因,与饮食有很大关系,我不嗜烟酒,很少吃瓜果生冷厚味滋腻之品,重视定时定量,烂嚼慢咽,并以清淡饮食为主。下面就我毕生生活中所实践的点滴体会,结合前人学说,谈谈肤浅看法,以供参考。

  “药食同源”,前人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和认识到有许多物品,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它作为食物,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作为药物,可以治疗疾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着大枣、龙眼、百合、山药、芡实、米仁、赤小豆、蜂蜜……食物的治病功效,为后世应用食品治疗疾病开辟了先河。《周礼》还记载着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周朝医事制度中已有专管饮食卫生和营养的“食医”。

  药物通过一定方法的炮制,可以改变其气味属性;食物经过烹调,也同样可以改变其性质和滋味。

  《吕氏春秋》中载有伊尹和商汤谈论烹饪技术的内容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说明当时已对饮食烹调和营养的关系引起重视。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饮食新闻。说明古人已明确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并注意到腐败变质食物的危害性。

  开云体育

  《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文子》说“量腹而食。”说明节制饮食对于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千金要方》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养生避忌》也说“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进一步说明了饮食须定时定量,饥饱适中,切勿大吃大喝,特别是在大饥大渴之时,更不可暴食过多。否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突然在短时间内大量食物进入胃肠,势必加重胃肠负担,消化液的分泌就会供不应求,造成功能紊乱,不能及时消化,其营养当然也就不能及时吸收和输布。

  而且未充分消化的食物停滞于胃肠之中,腐败、发酵,产生毒素,既可刺激肠膜,导致下利泄泻;亦可结聚变成燥屎,腹胀气逆,噫气酸臭;甚或被吸收入于血分,还可引起自家中毒,以及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胆囊炎、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作,这在临床上是不少见的,甚至还可导致猝然死亡。对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此外,如果零食不离口,打乱定时进食习惯,会使胃长时期不断地停留和消化食物,得不到休息,从而破坏消化器官的工作节律,使食欲逐渐减退,引起消化功能失调和胃肠道慢性疾病的产生。故古人主张“常带三分饥”,以避免“病从口入”。

  对于暴饮暴食的危害性,人们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过多饮食营养丰富的物质或偏食偏嗜之有害于人体,还未被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人认为只要营养价值高就是好,不知各种营养成分,既不可少,也不宜过多,必须达到合理、平衡,才能对身体有利。否则营养过剩,也足以影响健康。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就是说,吃了过多的滋腻荤腥、营养丰富的厚味,不仅无益于人体,反而会引起如疔痈疮疡等某些疾病,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前人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随其所宜开云体育,进食各种食物,以求其营养平衡合理。

  否则“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健长寿”。

  近年来,现代医学亦有相类同的认识,如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癌症的研究中,也发现有不少病种、很多病例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与食物中的某些营养成分过高密切相关。

  同时,认识到过去认为无营养价值的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的蠕动,有助于调整消化道的功能,把多余胆固醇排出体外。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而不应该单纯追求口味,过多地食用膏粱厚味。

  饮食不仅要合理搭配品种,并须注意调和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又《五藏生成》篇指出:咸苦辛酸甘五味服食过多,能伤及五脏;《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以及《千金要方》有“咸多促人寿”之说。说明饮食五味亦要适中,切忌偏亢;否则伤及各脏,有害于健康。而对某一脏器的疾病出现时,更须注意禁忌。即在身体正常之时,也应注意适当节制五味,多吃淡味。当然,所谓淡食,并不是说没有滋味的食物,而是指酸苦甘辛咸五味要淡。

  例如糖和盐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养料,但吃糖过多会不时刺激胰腺,引起糖尿病;吃盐过多,会使体液过多,血循环量增多,使心脏、血管及排泄系统的负担过重,从而引起高血压……对此,前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歌:“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金匮要略》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有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本草求真》也说:“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食之人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说明前人已早认识到,饮食物之与人们体质是否合适,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而且还认为有病要首先考虑以食物治疗为主,倘若没有效果,然后再以药物治疗。

  如《千金要方》中就曾引用扁鹊的话“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太平圣惠方》更进一步从调节生理机能、补充营养着眼,说明食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在《食治论》中说“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故为医者,不仅要洞察病情,掌握疾病的变化,了解患者的体质和平日饮食的喜恶以及病时的改变;同时还必须熟悉食物的性味功能,大致“气辛而荤,则性助火散气;味重而甘,则性助湿生痰;体柔而滑,则性通肠利便;质硬而坚,则物食之不化;烹炼而熟,则物服之气壅”。

  开云体育

  如王晋三用荸荠海蜇以治肝亢眩晕、目赤、便秘;王孟英用青果萝卜以治肺热咳嗽、喉痹;张锡纯用山药鸡子黄粥治肠滑久泻;民间以姜糖汤驱除风寒感冒,山楂蔗糖茶治疗痢疾初起,菊花茶之明眼目,绿豆汤之清暑热,赤豆汤之退肿胀,米糠之防治脚气,藕节之止吐血衄血,海带、紫菜之用于瘿病(甲状腺肿、动物肝脏之疗夜盲,鸡肫皮之消食积……凡此等等,不胜一一枚举。而这些食疗方药,早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其疗效确切可靠,既可配合药物应用,也可单一治疗疾病。以食物的偏性来调节人休内部的平衡,达到病体逐渐恢复健康。

  《灵枢·师传》篇说:“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太过不及均对人体不利,在平时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在病时更应知晓热体热病耑忌辛辣煎炸,寒体寒病须忌生冷瓜果,脾胃湿热重者,则当少吃脂肪油腻……倘不加注意,阴虚肺病服食辛辣动火食物,就有可能引起咳血;肾炎浮肿若不忌盐,则咸寒伤样,可使水肿不退;

  胆囊炎不忌油腻,就容易反复发作;虚寒腹泻吃了生冷瓜果,就会使泻利增剧。此外,如吃热性药物时,进食绿豆芽等凉性食物;服寒性药物时,吃了葱椒大蒜等热性食品,都可使药物失去应有的效用。

  还有一些药品与食物具有相反作用,如蜂蜜之与葱,荆芥之与鱼蟹,柿之与蟹,铁屑之与茶,有的降低或被抵消药效,有的会使食后中毒。总之,随意乱食,对身体健康有弊时无利。

  疾病初愈,身体衰弱,特别是急性热病初愈的时候,如能抓住这一时刻,适当给予相宜的饮食进行调理,就能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但若饮食不当,或余邪还未完全肃清之前,任意进食滋养厚腻与身体不相适应的食品,则其所得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并有可能使其旧病复发。

  对此前人巳早有论述,如《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少食则遗……”《血证论》说“失血家……若伤饮食,则中宫壅滞,气与火不得顺利,上冲于肺,则为咳嗽;外蒸肌肉,则发热;内郁于心,则为烦;由是血不得宁,因而复发,名曰食复。”说明病后注意饮食的重要意义。病后元气虚弱,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停食。

  同时由于疾病过程中,饮食较少,疾病初愈,食欲转强,如果此时不能掌握定量,遇到适口小菜,感到鲜美可口,而不知利弊,任意进食,突然增加大量食物或油腻甘肥,以致食积内停,不仅不能及时吸收其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而且反会变成提供未清余邪的发热燃料,助邪恋邪,遗留病根,损害机体,甚或危及生命。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新愈之后,藏府气血皆不足,营卫未通,肠胃未和,惟宜白粥静养。”指出病后调理,首先应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着手,以不妨碍胃肠运化的角度出发。因此,必须要由少而多,由清淡而滋补,逐渐进行调整,“先进清粥汤,次进浓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与之,切勿任意过食也,至于酒肉,尤当禁忌”。

  关于粥,陆游曾有《食粥》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实践证明粥对老年及病后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具有帮助促进运化吸收的作用,故古人对粥颇为重视,常以种种谷类及果菜等煮粥以调治疾病,《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着常用的粥达五六十种,《粥谱》中则列二百多种。认为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既快美”,“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因此,病后调理,粥最适宜。特别是粥油(粥的上面一层)更具有良好的滋养作用,前人认为如能常食,对青壮年肾亏精薄不孕或遗泄者大有好处。但粥性稠粘,尤以糯米等或带有滋补性的各种甜粥,对中暑及有湿邪内蕴的病体则非所宜,否则,容易使病邪稽留开云体育,疾病缠绵难愈。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