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视讯kaiyuntiyu
一开云体育号文件再提“大食物观”丨时隔7年食物供给发生哪些变化?
树立大食物观,再次出现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里,距离上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时间已经过去7年。这期间,国民饮食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肉类、奶制品和加工食品的消费占人们日常饮食的比例在提升,而谷物消费占比在下降。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认为,在国际粮食贸易出现异动、国内生态资源面临紧缺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仍存在膳食不平衡的状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大食物观”,有助于人们从着眼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出发,探索更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更合理的膳食方案。 “树立大食物观,不意味着主粮不重要,而是我们要以更开阔的视野饮食新闻,面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此外,食材不仅要尽可能丰富,还要兼顾饮食健康。”他说。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樊胜根介绍,大食物观正式被提出还是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当时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新提出的“大食物观”,与过去的“粮食观”相对。过去,人们一提粮食,就只会想到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甚至不认为肉、奶、水产品、果蔬类等也是粮食。 他介绍,“大食物观”里的粮食范畴,是指提供一切动物和微生物生命代谢基础需要的糖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的种子类和根茎类植物,包括麦类、豆类开云体育、粗粮类和稻谷类等。“大食物观”的出现,是中国人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过程中的理论概括,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具体缩影。 自2015年以来,“大食物观”屡次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里。2017年,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在会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时隔7年,“大食物观”为何再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大食物观”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及文件里的频率显著提高。樊胜根认为,当前,我国正面临膳食结构不合理、资源趋紧和环境退化、国际环境不稳定等多重风险挑战,这就使得尽快落实建设大食物观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据中国营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面临膳食不平衡的问题,微量营养素不足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中国居民食用油和盐摄入量偏高,而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过50%,6-17岁、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樊胜根表示,在资源环境方面,高投入驱动的农业与食物生产、流通(储藏、加工、运输)、消费方式的环境代价高昂、不可持续。我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局部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不高、稳定性弱等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或其他活动挤占和破坏重要生态系统空间烦人问题仍时有发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8-2018年中国农业受气候灾害影响遭受的损失累计达到976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农业累计损失总量开云体育的55%。此外,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发事件加剧了粮食贸易风险。但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依赖度仍较高,2021年,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达到16454万吨,相当于当年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4%开云体育。 “因此,在国际国内近年来出现的多重风险挑战下,我国亟需开发食物多种来源渠道,推动建设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侧重数量向注重食物‘数量、结构、质量’多重目标拓展。”樊胜根说。 拥有密云水库的北京市密云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发力构建“特色蜜、水库鱼、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五大特色农业体系。山里的野生菌,水库里的胖头鱼,田里的麦与果,源源不断供向都市餐桌。 放眼全国,人们从山林大川到江河湖海,积极拓展食物来源。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数据显示,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目前已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畜禽产品在不断满足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2021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966.12万亩,稻谷产量近2000万吨,水产品产量355.69万吨。 樊胜根认为,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表现在中国居民对水果、蛋类、水产品和奶类等营养食物消费量逐渐增加。但他同时指出,人类要向山水林田湖草沙要食物,需要注重农食系统的可持续性,“绿色转型有助于兼顾长远利益,确保当代人的食物消费不会损害未来的食物供给能力。” 樊胜根认为,人类要向森林、江河湖海、生物资源要食物,就要向食品科学技术要食物。他建议,国家层面应该加强对大豆蛋白、人造肉、微藻等未来食物的科研投资,促进其产业链发展。“就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那样,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他说。 饲料方面的专家开云体育告诉记者,要践行“大食物观”,最重要的路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在确保耕地产能的情况下,多向草原、森林、水域、沙地、盐碱地等非耕地要食物,向工厂化农业要食物;未来应通过开源、节约、增效的途径进行解决,开源就是挖掘新型饲料饲草资源、最大限度利用非粮饲料资源,节约就是大幅提高畜禽饲料报酬率、降低单位畜产品消耗饲料量,增效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技术全方位提升饲料加工和养殖效率。 樊胜根还认为,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继续改革,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对主粮的补贴力度较大,而对其他食物行业的补贴较少,应增强对营养、健康、可持续性的食物产业的财政支持,对不健康、不可持续的食物征税;将财政刺激政策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支持营养健康、低碳可持续食物的生产,增加环境友好型食物供给同时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建立生态补偿试点的上下游财政转移支付安排,完善补偿机制。 随着大食物观体系的推进建设,一个直观的变化是,谷物消费占饮食总量比重在下降,肉蛋奶等曾被当作辅食的食物占饮食比重在上升。这是否意味着传统三大主粮会逐渐淡出人们餐桌?樊胜根告诉记者,国民膳食结构的改善,不意味着主粮重要地位的下降,反而更要促使人们注重粮食生产安全。 他告诉记者,树立大食物观首先就是要夯实粮食安全基石,首先要让人们吃得饱,而保障三大主粮生产的规模恰恰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另外,树立大粮食观,其实是要求人们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不搞一刀切,不搞千篇一律。 “一些人觉得习惯了吃白米饭、白馒头这样的精白米面,甚至觉得越精白越好。但实际上,谷物过度精制加工,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粮食浪费和营养元素的流失。”樊胜根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日常饮食要以谷物为主,其中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类食物50g-150g,相当于一天谷物的1/4-1/3。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严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摄入量为13.9g,女性为14.6g,远低于推荐摄入量。 什么是全谷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或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层组分的谷物。 樊胜根介绍,中国人的饮食是以谷类为主,谷类的食用量比较大,但如果以精制谷类为主的话,会导致膳食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较低。据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更多的全谷物,对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如维持健康体重、促进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肠道疾病等的患病风险。 “为确保膳食平衡,居民应该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豆类的消费,减少对精制谷物和红肉的过量消费,适度饮食,珍惜食物,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减轻水土资源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樊胜根建议。